
紫羅蘭永恆花園 ,原文名稱叫作ヴァイオレット・エヴァーガーデン,雖然譯名是由意思來翻,也就是Violet Evergarden,但實際上這同時也是女主角的名字,薇爾莉特·伊芙加登。大約在3年前左右看完原作小說,看完動畫也已經是前年的事情了,趁著紫羅蘭永恆花園劇場版上映之際跑到電影院重溫當時的感動。
老實說,在去之前我還真的是把動畫做過什麼內容忘光光了,倒是小說的情節還大抵記得一些重要橋段,也記得小說與動畫有一點不太一樣,所以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時常會搞不太清楚電影中某些影射過去的片段究竟是來自動畫版的回憶還是小說版的回憶。後來回家回顧了動畫版的內容以後確定應該都是承繼動畫版的回憶,畢竟動畫與電影片都是京阿尼所做。
所以嚴格說起來,這篇寫的是紫羅蘭永恆花園的劇場版心得,不過也會引用一些小說原作以及動畫版的內容。
作品資訊
- 作品:紫羅蘭永恆花園 (ヴァイオレット・エヴァーガーデン)
- 原作作者:曉佳奈
- 出版社:KA Esuma文庫
- 劇場版:京都動畫
- 小說原作:
- 動畫:
- 電視動畫13集
- 特別篇1集
- 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
我心中的 紫羅蘭永恆花園
小說跟動畫劇情有點不太一樣,尤其是在最後的戰爭之後少佐消失這點的發展上完全不同,所以其實劇場版整部對我而言是新鮮的作品,我完全不曉得後面會怎麼發展,但也因此,得到了不同於原作的感動,京阿尼雖然做了原創結局,但並沒有失去原作的味道。原作的結局中,少佐與薇爾莉特的重逢是在薇爾莉特處於絕境下,少佐英雄般的現身,這樣的帥氣場面。然而在劇場版中,沒有這種帥氣,反而顯得有些窩囊,但是,多了人情味,讓人更加了解少佐心中對薇爾莉特心中的愛與虧欠,雖然說在看的過程中對霍金斯跟大佐兩人罵少佐的話超級有同感,但是,也只能說正是因為太過在意,反而更加害怕吧。
你這個大笨蛋!!!!by 霍金斯
我現在最想做的就是把你塞進麻布袋裡丟到薇爾莉特面前。by 大佐
最後在讀了薇爾莉特給他的最後一封信以後,少佐才終於解開心中的結,明白自己自以為對薇爾莉特帶來的不幸,但卻不明白自己也為薇爾莉特帶來了許多不曾想過的幸福,最後少佐全力奔向已經開走的船,而船上的薇爾莉特本來平靜帶點憂鬱的表情,在聽見了少佐呼喚她的聲音以後立刻探身回眸,眼裡溢出淚水,在看見少佐朝著她奔來的身影以後,薇爾莉特毫不猶豫地跑向甲板跳進海中,向著終日思念的少佐走去,兩人在最後,終於重逢了。結果面對少佐,薇爾莉特真的什麼話也說不口,眼淚不斷地流,這裡真的不自覺地會跟著一起流淚,畢竟看著薇爾莉特一直以來對少佐的思念,甚至還一度被拒於門外,最後終於重逢,不禁為她感到開心,而少佐也再一次叫了薇爾莉特的名字,再一次說了「我愛妳」,少佐抱住薇爾莉特。我想這真是最棒的結局了。
除了對於這個劇場版的結局的感想以外,在這次的劇場版中也帶來了幾個不同於動畫與小說原作,讓我深有感觸的點。
霍金斯 —— 「愛」不只一種形式。
真的完全是以爸爸的身分在照顧薇爾莉特,記得看小說的時候我還一度有點討厭他,覺得他是不是想要從少佐身邊搶走薇爾莉特,但看完動畫完全覺得他是個大好人!在薇爾莉特被少佐拒於門外時大喊的那句大笨蛋,在薇爾莉特從船上跳下海朝著少佐奔跑時的表情(究竟是無奈、欣慰還是苦笑?),還有最後薇爾莉特離開CH郵政公司以後,霍金斯與大家一起去看艾莉卡第一次作為原作劇本的戲劇上演時,看著天空的煙火,霍金斯下意識尋找女兒(薇爾莉特)的身影才想起女兒已經嫁人於是眼角含淚(雖然大誤,但我真的覺得他應該就是嫁女兒的心境)。
記得在電視動畫最後一集中,霍金斯寫的信是給未來的女兒,那時候我覺得有點突兀,明明都還沒結婚就先寫給女兒也太奇怪了?但搭配當時經過許多犧牲與努力才終於簽署完成的和平協議,也許是一種象徵對和平未來的期盼……總之我當時是這麼理解了。但在看過劇場版以後再回過頭重看動畫時,我發現霍金斯在等待薇爾莉特從前線回來時,他看見了一個小女孩開心地跑向從前線回來的父親,那時候,我總算明白了——原來,在他的心中,薇爾莉特就是他的女兒!
雖然紫羅蘭的永恆花園是個關於學習「我愛妳」的故事,但這不僅僅只是男女之間的,從動畫與小說中可以看出,「愛」有很多種:
- 在動畫第3話「祝你成為一位優秀的自動手記人偶」中,感受到兄妹之情。
- 在動畫第4話「你將不再是道具 而是成為人如其名的人」中,感受到父母對子女的關心。
- 在動畫第5話「寫替人結緣的書信嗎?」中,感受到男女之間的戀慕之情。
- 在動畫第6話「在某處的星空下」中,感受到子女對父母的情感。
- 在動畫第7話中,感受到父親失去女兒的悲傷,同時也感受到失去少校的悲傷,這一話的標題是一片空白,我覺得恰好就是女主角一句話都說不出口的寫照。
- 在動畫第10話「愛妳的人始終會守護著妳」中,感受到時日不多的母親與女兒之間互相擔心的情感,而這一集的薇爾莉特也第一次為了他人哭泣,為即將孤單一人的小女孩哭泣,為了即使沒辦法陪伴女兒長大也依然想要成為她心中支柱的母親而哭泣。
- 在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中,薇爾莉特感受到了友情。
藉由自動手記人偶的工作,薇爾莉特接觸了很多不同的人,接觸了各種愛的形式,在動畫版的最後才能夠說得出那一句話:
我現在已經對「我愛妳」這句話,稍微有所了解了。by 薇爾莉特·伊芙加登
生病的孩子尤里斯 —— 「傳遞心意」才是自動手記人偶的工作
這應該是電影版的原創故事,雖然在小說裡頭沒有,但我覺得這個故事為電影片的原創結局增添了不少色彩,也可以說是必要的故事。
藉由尤里斯讓薇爾莉特明白了不坦率的感情,對父母的、對兄弟的、對朋友的,以及有些事情應該要在還來得及時說出口,甚至在故事中還讓最後一封要給朋友的信來不及完成,直接由CH郵政公司的貝內迪克特與愛麗絲想辦法讓尤里斯能夠透過電話直接向朋友說出一直沒能說出口的話「對不起」、「謝謝」,對愈親近的人反而愈說不出口的話語,連最討厭電話的愛麗絲也不得不承認電話有其好處。信也好,電話也好,都只是承載的載具,最重要的是心意,在這個故事中讓紫羅蘭永恆花園中自動手記人偶這個職業回歸其本質,傳遞心意。
在這個故事中,薇爾莉特從尤里斯這裡學到了比大拇指的手勢以及用小指打勾勾做約定,而這些也都成為後來薇爾莉特會做的動作,甚至還有一幕薇爾莉特與少佐打勾勾的唯美畫面。
基爾伯特少佐 —— 純真 VS 不坦率
- 純真的代表人物:薇爾莉特、幼年的少佐。
- 不坦率的代表人物:大佐、深愛薇爾莉特也因此更怕傷害她的少佐、尤里斯。
其中,大佐與尤里斯都是一開始不坦率,但隨著故事的發展而漸漸變得坦率,反倒是幼年時純真的少佐,長大以後反而變得不坦率了。在電影中呈現出來的對比讓人不由自主地對照到自己身上,我們是不是都像少佐一樣,隨著長大而漸漸失去了坦率把話說出口的能力?我們會不會非得到失去了以後才後悔莫及?尤里斯是在即將失去時才終於明白,大佐是一度失去以後又再次失而復得,而少佐則是很幸運地遇到了純真直率的薇爾莉特以及一個又一個希望他能面對自己的貴人,所以在最後的最後總算能坦率對薇爾莉特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我們會在什麼時候才能變得坦率呢?
結尾
本來以為已經看過小說及動畫,該流的眼淚早就都流完,沒想到電影看到一半眼淚還是不爭氣地掉下來,不過不是那種很強烈的情感衝擊,而是很沉靜的感動,眼淚不是潰堤,而是像沒關緊的水龍頭一樣緩緩地一直流一直流,大概從電影播到一半就開始一直流到最後。(而且似乎不只有我一個人,我看的是早場電影,感覺周圍的人也都差不多在跟我一樣的地方開始擦眼角。)
另外,這次在整理心得時才意外發現,原來它有兩本新書是我沒看過的,而且沒有Kindle版本,但因為疫情的關係,現在我根本沒辦法去日本親自把實體書買回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