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會被問到這個問題——「為什麼你下班以後還有時間寫小說?」。
我覺得這不是個很好回答的問題,簡單來說,也不過就是每天下班以後都要求自己找時間寫小說,但具體來說,這裡頭還是有不少心酸與付出很難用短短幾句話來解釋。
所以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分享關於我如何在工作與小說之間取得危險平衡的現狀。
當然,與《 為了閱讀日文小說:關於我如何自學日文到N1 》這篇文章說的一樣,這只是我自己的作法,是我從大學開始寫小說以來反覆摸索嚐試出來的方法,適用於我,但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如果在這篇文章裡剛好有能夠對你有所幫助的方法,那就太好了。
由於這實在是個大哉問,在考慮之後,我決定簡單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我運用時間的核心概念,第二部分是從大處節省時間,第三部分則是從小處利用時間,第四部分以我一邊工作一邊寫《山海亂舞》及《失物咖啡館》時的作法當例子來分享。
提高利用時間的效率
在分享如何利用下班時間之前,我認為可以先思考如何提高利用時間的效率,否則硬擠出時間來卻沒能好好運用就實在太可惜了。
確立目標——我想做什麼?

我認為確立目標就是利用時間的第一步。由於有想達成的目標,然而時間卻有限,因此,為了實現目標,必須妥協地運用自己的時間。
對我而言,這個目標是寫小說,對有些人而言,可能是賺大錢,可能是出國工作,可能是造求卓越的成就,可能是改變世界……等等,無論是什麼樣的目標都很好,有了目標以後,接下來的時間運用便有了基準點,所有的安排都是圍繞在實現目標這件事情上運轉。
記得剛上大學時,寫小說對我而言還只是個可有可無的興趣,雖然很喜歡,但卻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夠一直堅持下去,於是我決定給自己一個測試——加入一個活動超多,每天都忙到不行的社團,然後確認我自己是不是能夠一直堅持寫下去。
大學四年過後,我依然在寫,於是我便決定就這樣繼續下去,表面上走在成為軟體工程師(社畜)的康莊大道上給長輩一個交代,同時私底下一直持續地寫著小說。走過大學、研究所、出社會、結婚成家,每個階段我都以為自己可能會放棄,但沒想到我放棄過許多事情,卻唯獨小說一直到現在也依然還在寫,而我的時間安排也幾乎全都圍繞著這件事情在進行。
既然要做就現在去做,而且專注地去做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間點,因為過去已經無法回頭,而未來通常只會後悔沒有更早去做。
確立目標以後的下一步就是去實行,現在就是最好的時間點,因為過去已經無法回頭,而未來通常只會後悔沒有更早去做,所以有想做的事情,現在就是行動的時機。
盡量不要用「現在很忙,等閒一點再去做」這樣的理由來說服自己。因為人生這回事,註定我們只會愈來愈忙,國小、國中、高中的升學壓力有增無減,大學要忙社團、課業、愛情、打工,研究所被教授當奴隸使用,出社會被老闆當畜牲使喚,有了房子要揹房貸,有了家庭就得用心照顧,當親人生病或年紀大了所需要的照護甚至可能侵蝕原本正常的生活,即使撐到這些事情已經都不需要我們再煩心,那時候我們是否還有健康的身體以及充足的體力去做我們想做的事情?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撐過現在這個階段,之後就能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我們最閒的時間永遠都是過去,未來只會更忙。
另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是——既然開始做就要專注地做,不要輕易被周遭的事物分心,練習將思緒全都投入在眼前必須做的事情上。
這裡想說的不單單只是自己想滑滑手機、逛逛網頁休息一下這種偷懶的念頭,也包括身處嘈雜環境時,練習如何將外在的聲音與干擾全都排除在外,讓自己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夠迅速專心於正在做的事情。
因為回顧我們能夠利用的時間之中,我們不見得都能夠剛好待在一個安靜能專心做事的場所,可能圖書館裡某人翻書的聲音很吵,可能隔壁鄰居剛好在整修,可能樓下公園裡小孩子在嘻鬧,可能夜晚的窗外有摩托車呼嘯而過,本來就很寶貴的私人時間如果還得受限於外在環境的干擾就太浪費了,因此,我覺得練習專注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想是件可以慢慢練習的事,不要太在意那些自己沒辦法控制的事情,專心於眼前重要的事,每當注意力一被拉走便要快速地重新專注,持續地練習,應該就能有所成效。
想做的事情太多——選擇
資源有限,所以我們必須學會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有些人可能擁有非常多目標,或者說,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我們必須意識到一件很殘酷而公平的事情——每個人的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所以我們能做到的事情有限,即使所有事情都能夠以最高效率執行也仍然存在著極限,因此,我們必須學會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我自己也曾想過,想學語言、想學下棋、想學畫畫、想學音樂、想學股票、想環遊世界、想到處玩樂、想打電動、想看小說、想寫小說……但很快地便發現我根本做不到,先撇開天份問題不提,我連去做的時間都不夠,把課業或工作所必須的時間扣除以後,剩餘的時間無法讓我把所有想做的事情全都做完。
不過這之中只有小說是我唯一強烈想達成的目標,於是其他事情都成了我工作、寫小說以及看小說之餘才會去做的事情,換句話說,就是把工作(課業)以及目標所需要的時間視為必要時間,剩下的休息時間就留給其他不太重要但想做的事情。
養成習慣,保持規律
習慣可以降低來自惰性的抗力。
忘記是在哪本書看到這句話,也可能很多書都有提過,因為許多作家都有著類似的作法,例如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寫作兩小時以後出門上班,持續二十年之類的。
假設實現目標需要持續長期的努力,那麼我認為養成規律的習慣是個不錯的方式,這個作法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在到了某個時間點便自然而然進入做事情的狀態,不會因為惰性而偷懶,也不會用滑一下手機或逛一下網站再做這種理由來拖延時間,對於前面提到的專注去做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保持身體健康
每天規律運動,注意飲食,定期健康檢查,細心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這點對於時間管理非常重要,因為哪怕只是一個小感冒都可能直接讓原本可以專心做事的時間化為烏有,如果演變成需要長期看病的狀態,這等於會有大量的時間來往於醫院之間,而這過程的心理折磨甚至可能讓人無法做事。所以,我認為保持身體健康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保持心情平和
不要太容易因為外在那些無法控制的事情而起伏,這只會傷害自己做事情的效率,對達成目的沒有幫助。
生理與心理可以說是一體兩面,身體不舒服會沒辦法做事,負面情緒也一樣,我想大家應該都很有經驗,急躁、煩悶、難過的時候,無論什麼事情都會變得無法好好做,即使強迫自己去做也會變得效率低落。所以我認為保持心情平和才有辦法讓自己處於隨時都能夠專心做事的狀態。
那些會影響自己心情的事情都盡量早點處理,卡在心頭的石頭也早一點清掉,有時候逃避也不失為一個方法,但如果逃避之後仍然在心中存在罣礙的話,那倒不如早點下定決心把事情解決。
而如果那些影響心情的事情是自己無法掌控的話,那就要學著如何放下,不要把不該屬於自己的課題當成自己的問題來看待,關於這部分的處理,我很推薦《 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
從大處節省時間
這邊的大處指的是每天都固定得花的大量時間,例如像工作時間與通勤時間。
工作
由於我是在科技業工作,不曉得其他工作的型態是否一樣,所以這個部分的分享可能僅適用科技業。
正常而言,每個人一天工作至少八小時,若包含中午午休則會有九小時待在公司,如果再加上加班時間,一天十二個小時在公司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至少像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如此。
因此,想要下班以後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工時太長的工作就必須設法避免,即使因為條件不夠好而沒能夠有更好的選擇,也切記要時刻注意提升自己的價值,爭取更多談判籌碼,早日跳槽到理想的工作,千萬別因為在同一間公司待久了,就進入一種舒適圈狀態開始害怕離開這個環境,每一天因為加班所浪費掉的時間都會使人離目標更加遙遠。
夢想不是一場讓自己逃避現實的美麗夢境,而應該是一股讓人想主動改變現狀的力量。
關於舒適圈這件事,我剛好有些心得。
在《寫給自己的備忘錄:一個軟體工程師的求職心路歷程與建議》分享了我離職找工作的過程,不過主要只針對離職這件事在分享,並沒有提及我為什麼要離職,其實這原因也與我的目標有關。
前公司是間大公司,待遇還可以,工時有變長的趨勢,但最嚴重的應該是我覺得自己陷入一種待在舒適圈裡頭,想改變現狀卻又不敢改變,每天下班以後都覺得心力交瘁,只想耍廢不想做事,開始不知道到底要怎麼該把寫小說這條路繼續走下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正猛烈地侵蝕著我的生活。
所以,藉著各式各樣的理由,我離職重新找工作,雖然是個很大膽的決定,但我事先也做了不少準備,在離職以後重新取回生活的熱情,大概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一邊休息一邊思考接下來的小說之路要怎麼走,而這個網站就是我目前的想法。
雖然離開那麼穩定的大公司有點可惜,但我一點也不後悔,因為現在的生活讓我更有幹勁!
通勤
我覺得通勤的影響完全不輸給工作時間,甚至通勤時間也應該算作工作時間的一部分。
之前我找的工作幾乎都在住處附近,騎車不用十分鐘就能到,每天都可以睡到很晚才出門,下班也是一下子就到家,通勤時間頂多就二十分鐘而已。原本我是完全不在意通勤時間的,直到找了一份通勤時間來回需要兩個多小時的工作之後才發覺這等於每天都固定得加班兩個多小時……
具體的影響是晚上必須更早睡,早上必須更早起來,搭火車或捷運時雖然可以多少讀一些書或構思小說內容,但如果是搭公車或騎車就很難拿來利用了,而且相比之下還是在坐在書桌前做事的效率要更高一些。
所以,通勤時間最好視為工時的一部分,以此來考量工作待遇的CP值。
從小處利用時間
小處指的是不固定的零散時間,由於具有不確定性,所以變得不容易事先安排。
等待的時間
我不怕背包太重,只怕等待的時候沒書可以看。
我想「等待」應該佔了被浪費掉的時間中的絕大部分,無論是等車、等人、等餐點、排隊……等等,總覺得我們好像無時無刻都在等待,因此「等待」的時間一定得好好利用,累積起來其實可以做完不少事情。
每個人應該都有處理等待時間的方式,只要能夠意識到為了達成目標必須妥善利用這個時間的話,應該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我自己是準備了利用時間三神器,分別是書、電子書以及手機,能三個都帶的場合我一定三個都帶,常有人問我這樣不會覺得很麻煩又很重嗎?但更讓我在意的是當我在等待時卻沒書可以看只能發呆。如果真的沒辦法全部都帶的話,我最少會帶著手機,因為手機除了能看電子書以外,也能利用雲端筆記本記錄靈感,非常方便。
改變看待事情的角度
這不是玩,是取材!
雖然動機好像不太純正,但我認為玩樂並非全是浪費時間,有時候只是看待它的角度不同而已。
例如我與朋友一起登頂玉山,在過程中我能夠實際體驗爬山的角色會經歷的心情變化,從一開始興致勃勃,到中途開始想放棄,最後看到日出時的感動,能夠更加真實地描寫出來,於是這趟旅行就成了寶貴的取材之旅。
又例如去日本的黑部立山的時候,被那滿山豔麗的各色楓紅深深震撼的心情,僅僅只是那一眼便徹底改變我對於楓葉的想像,今後在描寫這樣的場景時,我心中浮現的不再是虛幻的想像,而是確實存在眼前的那幅風景。
為了達成目標並非只能埋頭苦幹,休息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而如果休息時還能夠對達成目標有所幫助的話,那就真的是太完美了!
必要的交際應酬
在某種程度上,它與前面提到的選擇有點像,但我選擇分開的原因在於,交際應酬雖然相當花時間而且耗費心力,但它卻有其重要性,例如與同事應酬、與親人吃飯、與朋友一起出去玩……等等,如果每一個都點頭,會佔用太多可以做事的時間,然而若每一個都拒絕的話,對職場上或生活上的發展可能都不是好事。
我自己是個非常孤僻自閉的人,大學時代為了準備研究所而閉關的那一年以及因為疫情而關在家裡足不出戶的這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感覺最自在舒服的時光,我完全沒有整天關在家裡而覺得煩悶無趣的感覺,相反的,我還一直在想可不可以就這樣一直合法合理地不出門交際應酬。
但是,人是社交性的動物,沒有與人接觸、沒有建立人脈的話其實在社會上相當吃虧,而且有時候自己一個人獨處久了視野會變得愈來愈狹獈,與朋友聊天可以將自己拉到一個更開闊的世界,而且寫小說絕對避不開人,認識人其實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雖然我特別不擅長處理這個部分的問題,大多數的朋友可能都因為我很難約而放棄,但我還是得說如何在必要的交際應酬之間做好拿捏相當重要,這一點我至今也還在努力摸索學習。
關於我的作法
目標與選擇
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寫小說與讀小說,而為了寫小說也必須讀很多小說,所以這兩件事情可以說是一致的目標。除此之外的事情都被我視為相對次要的事情,如果能不做就不做,能以後做就以後做,但若是會影響實現目標的事情,我就會盡快處理掉。
習慣
在一邊工作一邊寫作《山海亂舞》及《失物咖啡館》的時候,我每天下班以後要求自己在七點前吃完晚餐並前往圖書館,在九點閉館前至少要寫出2000字,接下來到運動場或河濱慢跑,然後回到家洗澡並快速把雜事處理完,到睡覺前的時間我會視進度來決定是否要再繼續寫,如果進度順利的話就會讀小說或是休息。
這樣的習慣其實壓力不算很大,需要的就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每天都要做到,畢竟每日目標已經設定得相對寬鬆,如果還做不到就有點太混了。另外就是,由於生活中總是充斥各種意外,很容易被突如其來的事情打亂節奏,所以安排比較容易達成的每日目標才能夠彈性應對這些麻煩事,不會讓自己因為每天都無法達成目標而感到挫折。
從大處節省的時間
- 在找工作時我會調查公司的工作文化,盡可能只找可以不用一直加班的工作,為此可能必須注意自己身上所擁有的技能是否能支持自己找到這種工作。
- 很殘酷的是,如果只是一心專注在寫小說導致正職技能的衰退,有可能導致工作愈來愈不好找,所以我也必須額外花些時間學習軟體相關的知識與技術。
- 尋找最節省力氣的通勤移動方式。
- 租屋的時代很容易做到,在買房之後就得在工作地點與待遇之間做取捨了。現在的工作雖然工時與待遇都很不錯,但通勤時間是致命的缺點,幸好主要的移動工具是捷運,所以能夠在捷運上讀小說,多少利用一點時間。
從小處利用的時間
- 等待三神器:書本、電子書、小說不離身,有這三樣東西在身邊的話,無論是什麼樣的等待時間都能夠好好利用!
- 旅行
- 我喜歡出去旅行,無論是國內或日本都是,雖然乍看之下是玩樂,但其實我每次出去都會設計一個主題,以這個主題去安排計畫,在旅行過程中不只會拍照記錄,也會每天寫日記記錄發生的事情,把一些我覺得新鮮、震撼或有趣的事情及心情記錄下來,之後在適合的時候拿出來利用,將旅行變成取材,而不僅僅只是玩樂。
- 必要的交際應酬
- 對我來說是個大難題,至今為止幾乎可以說是能拒絕就拒絕,導致我的朋友愈來愈少,雖然對生活其實也沒什麼太大影響,但人脈是相當重要的資產,說不定其中就有人能夠成為實現目標的助力,所以這個部分我覺得自己處理得並不好,現在也仍然在學習如何處理。
結語
確實,要維持工作與小說同時並進時常讓我感覺辛苦,有時也會覺得放棄讓自己過得輕鬆一些不也挺好?但經歷過那段上班太忙,下班累得無法寫小說的日子以後,我深刻地體會到一件事,我的人生若沒有小說的話就會失去平衡,宛如失速列車一樣朝著地獄一路撞進去。相比之下,下班以後能夠寫小說,即使賺不到加班費,即使忙到完全沒有休閒生活,我也覺得心靈上是愉快的。
所以雖然上面寫了一堆關於我利用時間的想法,但真正的關鍵應該是因為我需要小說才能夠開心地生活,所以為了開心生活就必須想辦法利用時間,之後才是為了達成目的去嚐試各式各樣的作法。
我想,想要利用時間的你應該是心裡有個什麼目標的人,如何利用時間終究只是作法上的差異,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方式,我認為認真地面對自己的目標,努力地去做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其他閱讀
- 《 實體書/電子書/日文書的購買 》 關於我如何買書以及找書
- 寫給自己的備忘錄:一個軟體工程師的求職心路歷程與建議
- 黑部立山 — 以秋日楓紅開始,以黃昏夢幻收尾的一趟旅程
- 玉山山頂 歸來 — 人生初百岳簡短心得
- 我的小說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