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日常之謎 》64 站在樓梯口的男人
《 瓢蟲 》 如果把一群我行我素的怪人放到一輛列車上究竟會發生什麼事?
《 日常之謎 》63 床邊的鞋子
《 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 》 在那之後,我們該怎麼活下去?
《 日常之謎 》62 每天看廣告的理由
《 日常之謎 》61 跟在身後的男人
《 日常之謎 》60 守口如瓶的友人
《 結與書系列 》 繼吃書妖怪之後,又多了一個會跟書說話的怪人
《 日常之謎 》59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外商與臺商的差異:那些年我待過的公司
  • 聯絡我
  • 關於默者
默者
  • 首頁
  • 出版作品
    • 山海亂舞(01) 神怪初現
    • 山海亂舞(02) 圖錄失竊
    • 山海亂舞(03) 真相大白
    • 失物咖啡館 (上)
    • 失物咖啡館 (下)
  • 小說創作
    • 山海亂舞
    • 失物咖啡館
    • 日常之謎
    • (小說創作)(草稿)(目錄) 那時候
    • (實驗性創作) 默者圖書館
  • 默者圖書館
    • 2018年 閱讀書單
    • 2019年 閱讀書單
    • 2020年 閱讀書單
    • 2021年 閱讀書單
    • 2022年 閱讀書單
    • 2023年 閱讀書單
  • 生活隨筆
  • 旅行
    • 日本旅遊
    • 上山下水
  • 職場紀實
    • 寫給自己的備忘錄:一個軟體工程師的求職心路歷程與建議
    • 離職找工作 vs 在職找工作 —— 基於過去經驗的分享
    • 關於 選擇公司 —— 那些在面試時常聽到的話,與這些年我所經歷過的事
    • 外商與臺商的差異:那些年我待過的公司
  • 備忘錄
    • 《 實體書/電子書/日文書的購買 》 關於我如何買書以及找書
    • 為了閱讀日文小說:關於我 如何自學日文 到N1
    • 下班後的時間管理 與 利用 :關於我如何利用下班時間寫小說
    • 拼圖缺片 :時隔5年,總算把初音拼圖拼完,才發現它缺了一片
    • 塗鴉練習簿 :如果一直畫下去,是不是就能畫出能見人的畫?
備忘錄學習筆記職場紀實

外商與臺商的差異:那些年我待過的公司

by 默者 2023-02-22
written by 默者 發佈: 2023-02-16最後更新於 2023-02-22
656

外商與臺商的差異

  至今為止,我待過三家公司,在《離職找工作 VS 在職找工作》裡提到找第二份工作時是在職的狀態下找的,而找第三份工作則是在離職狀態下找的,剛好可以把當時的經驗整理起來分享。不過其實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一直很想分享的主題,那就是外商與臺商的差異。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臺商大公司,第二份工作是外商皮臺商骨的大公司,第三份工作則是純粹的外商小公司(更確切來說是美商),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分享這段從臺商漸漸走到外商的過程中我所看見的差異,僅僅做為一個個案給大家作參考,絕不代表每個臺商就是這樣或者每個外商都是那樣,但以我個人而言還蠻推薦趁年輕時去外商體驗一下截然不同的文化風格。(突然發現我似乎也能分享關於大公司與小公司的差異?)

內容目錄 隱藏
1 外商與臺商的行事作風差異
1.1 產品出狀況的責任歸屬
1.2 制度與彈性
1.3 鼓勵創新與允許犯錯
2 外商真的容易被解雇嗎?
3 外商的福利真的比較好嗎?
4 同場加映:我眼中的日商
4.1 日本品質,世界第一?
4.2 做事一板一眼?
4.3 嚴明的上下關係
5 結語
6 其他閱讀

外商與臺商的行事作風差異

產品出狀況的責任歸屬

  這點可以說是促成我想寫這篇文章的關鍵原因。

  記得在臺商大公司時,我一直覺得每個人都非常害怕負擔責任,尤其是出錯的責任,常常能見到不同單位寫信或在開會時互相踢皮球。那時候被交代處理錯誤的方針也全都是以「證明不是我們造成的問題」為第一優先,第二是證明這是其他部門造成的問題,最後才真的是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點在外商時是截然不同,並不是說就不會追究責任,而是首要之務是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之後的下一步是思考犯下錯誤的原因是什麼,只要不是蓄意犯錯,公司會傾向認為人本來就難免會犯錯,所以比起追究個人的過失,會更在意「如何改善系統來避免人為犯錯」。舉例來說,人工填表很容易寫錯數字,那就建立一套由電腦自動讀取並且二次驗證的機制,除了減少人工的錯誤以外還能提升效率。

  關於這部分的差異,其實我在第二份工作時感受最深刻,剛加入的前期,我參與的主要是美國那邊的專案,算是我第一次見識到外國人的做事方式,與後來在外商小公司見識到的差不多,然而到了後期,我變成參與臺灣這邊的專案,突然又覺得自己好像又回到像臺商大公司工作一樣。

制度與彈性

  這點的感受也很明顯,我待在臺商時一直有種活在制度與框架下的感覺,倒也不是覺得這樣不好,畢竟這麼一來就只要照著規則辦事就好,基本上不要用腦、不要有太多意見、一切逆來順受就能過上安穩的生活。但如果是不滿公司某些地方的話,那比起改變公司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我覺得更有效率的可行作法是直接跳槽,因為公司基本上不太可能因此改變,像是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不能請的特休、不公平的分紅、有問題的主管…….等等,基本上愈多意見的員工反而愈容易會被當作問題人物,被拉黑的可能性比其他人都還要高。

  只要對公司有好處而你又能夠把事情解釋清楚,我覺得外商比較樂於接受變化。記得每年的考績審核在臺商時總是專注在檢討我們作為員工有哪些地方沒做到、沒做好。但在外商時,除了會確實檢討沒做到的地方以外,還鼓勵我們主動像公司說明自己有哪些貢獻,除此之外,這個檢討不僅僅只限於員工,同時也檢討主管,我們可以與主管討論「彼此」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差,給人的感覺比較不是上下關係,而是一種大家一起為了改善公司而努力的感覺。

  另外還有一個特別想提的是,在外商的時候,幫助其他部門的同事解決問題也是能夠提出來的貢獻,但在臺商的時候卻有可能變成是被罵的理由,讓我一直覺得在臺商裡每個部門都像是自己的敵人,上班除了做自己被交代的事情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把落到頭上的責任想辦法都踢到別的部門去。

鼓勵創新與允許犯錯

  在臺商的時候,我真的超常聽到要創新這個口號,甚至常常得在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參加公司開的創新發想課程,但花了大把時間導致我還得另外加班把工作趕完的結果是——一事無成。我們從未真的因為這些課程而真的冒出什麼嶄新的發想。在公司無論想做什麼事情都一定要想辦法找到前例,只要有前例可循就可以把責任都推給先前做這件事的「某人」,因為我們只是照著做而已,而如果沒有前例的話就會不斷受到刁難。不過要我說最痛苦的就是有前例但不想遵循的狀況,就像前一小節說的,臺商非常厭惡改變,有前例又想改變就意味著如果失敗的話就要負起責任。

  先不說外商是否鼓勵創新,我認為比起這個,更重要的是「允許犯錯」的文化,而這一點外商做得明顯比臺商要好得多,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外商認為人本來就難免會犯錯,出錯時要做的應該是想辦法建立一套機制使人不會出錯,而非追究責任,畢竟就算換了一個人來做也還是有可能會出現同樣的狀況。另一個我覺得也很重要的原因是,外商在面對提案時會確實理解內容,在了解的情況下做出決策,出問題時也能給出處理的方向與建議,給人一種與員工一起去摸索執行的感覺,而不是只憑有沒有前例來決定要不要做。

外商真的容易被解雇嗎?

  這點我只能回答「是」!但是,有時候這也不見得是件壞事,尤其是對年輕人或者沒有後顧之憂想要在業界一展身手的野心家來說。只不過對於絕不能失去工作的人來說就絕對要把這點列入考慮。

  首先,我必須說臺商真的相對安穩,頂多就是在主管眼中黑掉沒有獎金(記得我在臺商時,共體時艱了兩年,沒有加薪也沒有獎金)。但是,我覺得這種環境對於年輕人來說其實有點太過安逸,這件事情在還在職時大概不太容易注意到,一旦等到想要找新工作時問題就會浮現——我在這份工作究竟學到什麼?靜下心來可能多少還是能夠找出一些成長與收穫,但更多的全是我怎麼做報告應付主管以及如何把即將落到自己頭上的責任推給別人,就算真的有做什麼事情也幾乎都是拿以前就有的東西來改,結果就是明明受到上司賞識,職等也不斷提升,考績也還算不錯,但每次寫履歷我卻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寫什麼,換句話說,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解決了什麼問題,對公司有什麼貢獻。

  在外商的話,記得我到職的第一週就有個還在試用期的同事「消失」,然後剛過試用期時又有一位已經待了十幾年的資深同事「消失」,那種前一天還跟對方聊天吃飯,下班還跟他說再見,結果隔天之後就再也看不到人的恐怖感真的是只有見識過才能深切感受到,這個下馬威也讓我從那一天起就時常提醒自己如果太得過且過就有可能被「消失」。雖然說得好像很可怕,但在待了一陣子以後發現,撇除公司業績不好所導致的裁員以外,只要好好做事其實不太需要擔心,更何況領人薪水本來就該認真做事。而且在經歷過考績審核以後,我發現時刻保持警覺的好處就是有意識地讓自己努力去做對公司有貢獻的事情,向公司證明自己的價值,如此一來履歷也變得好寫很多。

外商的福利真的比較好嗎?

  很常聽到這種評價,但我其實覺得臺商跟外商各有各的好處。

  以外商來說,我覺得最大最大的福利就是「假很多」,甚至可以說是超級多,甚至還有剛進去第一年就直接有三十天特休的狀況,結果我根本用不完。當然也常聽說Google、Microsoft這些超大型的外商公司有像是遊戲室、好吃的餐廳之類的,不過這種類型的福利我在臺商也有見過,所以如果要我說外商與臺商相比最大的福利應該還是假真的有夠多,而且最重要的是真的能請,不會看得到吃不到,只要把負責的事情做好,上面其實不會管太多。

  以臺商來說,像是免費三餐、遊戲室、健身房、按摩甚至調酒吧之類的我都見過,不過像遊戲室這類的福利其實根本用不太到,至少我在公司的幾年連用都沒用過,原因是誰也不知道上班時間跑去遊戲室玩被發現會不會黑掉,而下班以後我們都寧可回家打電動也不想在公司玩投籃機。真正讓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我真的每年都會真的享受的福利就是旅遊補助,出國補助兩萬多,公司旅遊補助一萬,而且不是兩者二選一,是兩者同時存在。我沒待過外商大型公司,所以不曉得是不是也會有這種類型的補助,但我覺得臺商的福委會很厲害,時常會弄出真的很吸引人的補助或活動。

同場加映:我眼中的日商

  我沒待過日商,但過去曾經頻繁接觸日商客戶,也常因為工作到日本出差,在接觸的過程也累積了一些關於對日商的想法,剛好在這篇文章一起分享。不過這只是作為旁觀者的我的想法,有可能實際在裡頭工作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又或者我看到的日商是特例,所以還請當作趣事聽一聽就好。

日本品質,世界第一?

  能不能說第一我不知道,但以我碰過的客戶來說,日本對於品質的要求與控管絕對是最最最嚴格的等級。那時候剛好需要同時面對美國客戶與日本客戶,對於同一個問題,兩邊的反應差異完全就是個標準的分享範例:

  對於美國客戶只要我們能夠提出邏輯上說得通的報告通常就能信服,在討論過程中他們會針對技術細節做探討,弄懂東西的運作原理,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判斷我們提出的解決方案可行以後就能過關。

  對於日本客戶就不像美國客戶這麼容易應付了,雖然他們也同樣會試著去弄懂東西的運作原理,但並不會像美國客戶理解得那麼深,所以他們不見得能簡單接受我們對於問題原因的說明。為此,我們不只得解釋邏輯,還得實際設計運作時的各種狀況,一步一步拆解給他們看,要到這種程度他們才會相信東西會如我們所說的那樣運作。對於工程師來說,解釋技術還算輕鬆,尤其對方同樣也懂技術的話,但如果得做到像是把九九乘法表用加法模擬一次的程度,只能說是地獄……除此之外,由於出了問題,我們還得準備大量的報告解釋出問題的原因、問題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發生、我們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如何證明「絕對」不會再發生這種問題以及可以讓他們信服的大量測試報告。

  記得有過一次覺得很有趣的經驗,我們因為某種理由需要向日本客戶解釋為什麼不用擔心臺灣地區的行動網路使用率,為此,我們把幾大電信的3G/4G覆蓋率都列出來以後,另外還得解釋為什麼中央山脈以及部分金馬地區覆蓋率偏低的理由,為了避免被質疑還額外蒐集了該地區的人口數這些資料,接下來又被問了關於行動網路費用的問題,於是我們又開始蒐集臺灣人選擇各種手機資費的比例,為了提升資料可信度還特地去搜尋政府機關發行的報告,最終好不容易才過了關。經過各種與日本客戶打交道的經驗以後,作為供應商,我真的覺得要做日本人的生意非常麻煩;但相對的,作為客戶的話,日本人的品質把關真的不是蓋的。

做事一板一眼?

  如果是與臺灣比的話,我覺得確實是如此,但沒有我原先以為的那麼嚴重。

  確實,日商很重視報告,不確定的事情都要說清楚才算數,上下關係也很嚴明,記得去日本出差時看到他們全體穿制服的場面真的非常震撼。那時與他們吃飯時還聽到一件小趣事,他們最期待的就是星期五中午公司餐廳的咖喱烏龍麵,吃完晚上就可以把制服送洗,弄髒也沒關係,那時才知道,原來他們的制服都是放在公司,每天到公司換上,每週五會統一送洗。

  不過我覺得如果是單純與日本工程師一起研究問題的時候,其實與在臺灣時做事的感覺並沒有太大差別,同樣是一邊做事一邊講些沒營養的幹話。在臺灣,同事會約出去放風喝飲料,在日本,則是會約出去抽菸。所以整體而言,我覺得如果是在正式場合的話,他們確實比我們更加遵守規矩,但如果是非正式場合的話,我倒是覺得差不多。(不過這只是我作為旁觀者觀察到的現象,也許身處其中時就是完全不同的狀況了。)

嚴明的上下關係

  關於這點,我覺得感覺起來也與上一節的感想一樣,確實比我們分得更清楚,但沒有我原先想像得那麼嚴重。

  在正式的場合本來上司與下屬之間的關係就會分得很清楚,這點我在臺商與外商都是如此,不過確實他們的下屬在面對上司時多了幾分恭敬的感覺。而如果說是非正式場合的話,以我與日本工程師一起做事的感覺,我倒是覺得好像沒有差太多。

  最後是下班後一起去吃飯的狀況,記得第一次與他們吃飯時,我一直很期待能看見日劇裡下屬為上司倒酒的畫面,但是沒有,每個人都自己倒酒,每個人都各自聊得很開心,好像也沒什麼在顧慮上司,看起來的感覺似乎和臺灣差不多,頂多就是他們在面對上司時會比我們更拘謹一些,但稍微開上司玩笑也沒問題……

  不過這種上下關係很有可能只是因為我這樣的外人看不出箇中門道,又或者我所遇到的日商是萬中選一的特例,如果真的進了日商工作最好是先把那些刻板印象都當成是真的比較好。

結語

  老實說,我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就知道我一定會很偏袒外商(美商),因為我待過的外商真的比臺商要好非常非常多,最大的缺點可能就是隨時可能被解雇,所以平常是不能得過且過度日的,最好是要主動向主管爭取事情做,這麼一來才能在年末考績審核時有東西寫,但這也不見得是壞事,因為公司會確實針對貢獻給予令人滿意的回饋(主要是錢的部分)。不過公司業績不彰而裁員時的風險也是存在的,而且這點無法只憑優秀的考績來弭平,所以一定要列入考慮!(中年失業是很恐怖的!)針對這點,我覺得臺商公司真的相對安穩很多很多,我自己就見過不少已經在公司養老也不會被裁掉的資深員工。

  所以整體來說,我覺得如果還年輕、沒有後顧之憂或者是想要一展身手,那麼很適合到外商試試看,而如果身上揹負著絕不能被解雇的壓力,那也許臺商是更好的選擇。

其他閱讀

  • 離職找工作 VS 在職找工作 —— 基於過去經驗的分享
  • 寫給自己的備忘錄:一個軟體工程師的求職心路歷程與建議
  • 為了閱讀日文小說:關於我如何自學日文到N1
  • 下班後的時間管理與利用 :關於我如何利用下班時間寫小說
  • 職場紀實相關文章
  • 自我成長相關
  • 投資理財相關

職場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默者

左手寫小說,右手寫程式,興趣是動漫,上山下水是意外,夢想成為小說家的軟體工程師,現在正在思考如何建立一座自己的圖書館!

上一篇
《 日常之謎 》58 來回徘徊的男人
下一篇
《 日常之謎 》59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你可能也會喜歡

關於 選擇公司 ...

2023-02-16

《 實體書/電子...

2022-09-01

拼圖缺片 :時隔...

2022-03-22

下班後的時間管理...

2022-02-09

塗鴉練習簿 :如...

2021-08-01

新年參拜 之旅:...

2021-06-18

七星山 、 小油...

2021-06-18

玉山山頂 歸來 ...

2021-06-18

黑部立山 — 以...

2021-06-18

玉山行前測驗 —...

2021-06-17

請留言 取消回覆

儲存我的名字與Email於瀏覽器中以供下次留言時使用

* By using this form you agree with the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your data by this website.

網站內搜尋

關於我

關於我

默者

左手寫小說,右手寫程式,興趣是動漫,上山下水是意外,夢想成為小說家的軟體工程師。 曾獲第七屆尖端浮文字新人獎—評審特別獎

出版作品:

山海亂舞(全三集)

失物咖啡館(全兩集)

熱門文章

  • 1

    《 流浪の月 (流浪的月) 》有一種陪伴,是這個世界上只有這個人看見真實的你

    2021-10-30
  • 2

    《 實體書/電子書/日文書的購買 》 關於我如何買書以及找書

    2022-09-01
  • 3

    拼圖缺片 :時隔5年,總算把初音拼圖拼完,才發現它缺了一片

    2022-03-22
  • 4

    《 接棒家族 》 情感不會因為接棒而磨耗,反而會不斷積累

    2022-04-07
  • 5

    半澤直樹系列5 阿萊基諾與小丑 — 隱藏在醜陋金錢遊戲中的動人情感

    2021-06-19

近期文章

  • 《 日常之謎 》64 站在樓梯口的男人

    2023-03-27
  • 《 瓢蟲 》 如果把一群我行我素的怪人放到一輛列車上究竟會發生什麼事?

    2023-03-20
  • 《 日常之謎 》63 床邊的鞋子

    2023-03-27
  • 《 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 》 在那之後,我們該怎麼活下去?

    2023-03-16
  • 《 日常之謎 》62 每天看廣告的理由

    2023-03-20

社群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Rss

(小說)那時候 (25) (小說)默者圖書館 (8) 劇情 (68) 商場 (10) 夢想 (13) 小說 (70) 工具書 (13) 愛情 (10) 感動 (37) 成長 (25) 戰爭 (9) 推理 (12) 故事 (65) 日常之謎 (65) 本屋大賞 (18) 歷史 (16) 生活 (84) 社會 (36) 細膩 (18) 讀了好幾遍 (14)

關於我

banner
2018年玉山登頂
2019年泳渡日月潭
再來就差一個單車環島了!

Facebook

Facebook

Instagram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Rss

@2020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默者     隱私權政策    免責聲明


回到頁首
默者
  • 首頁
  • 出版作品
    • 山海亂舞(01) 神怪初現
    • 山海亂舞(02) 圖錄失竊
    • 山海亂舞(03) 真相大白
    • 失物咖啡館 (上)
    • 失物咖啡館 (下)
  • 小說創作
    • 山海亂舞
    • 失物咖啡館
    • 日常之謎
    • (小說創作)(草稿)(目錄) 那時候
    • (實驗性創作) 默者圖書館
  • 默者圖書館
    • 2018年 閱讀書單
    • 2019年 閱讀書單
    • 2020年 閱讀書單
    • 2021年 閱讀書單
    • 2022年 閱讀書單
    • 2023年 閱讀書單
  • 生活隨筆
  • 旅行
    • 日本旅遊
    • 上山下水
  • 職場紀實
    • 寫給自己的備忘錄:一個軟體工程師的求職心路歷程與建議
    • 離職找工作 vs 在職找工作 —— 基於過去經驗的分享
    • 關於 選擇公司 —— 那些在面試時常聽到的話,與這些年我所經歷過的事
    • 外商與臺商的差異:那些年我待過的公司
  • 備忘錄
    • 《 實體書/電子書/日文書的購買 》 關於我如何買書以及找書
    • 為了閱讀日文小說:關於我 如何自學日文 到N1
    • 下班後的時間管理 與 利用 :關於我如何利用下班時間寫小說
    • 拼圖缺片 :時隔5年,總算把初音拼圖拼完,才發現它缺了一片
    • 塗鴉練習簿 :如果一直畫下去,是不是就能畫出能見人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