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者圖書館 《 I的悲劇 》 有些事情,雖然正確,卻是悲劇 by 默者 2022-12-29 2022-12-29 這本書的背景是一座位於偏遠山區的廢棄村莊,地方政府為了復甦這座村莊而成立了復甦課,推行鄉村移居,招募並支援外地人移入,而書中所說的便是發生在這座村莊裡的六個小故事,一如米澤穗信的經典風格,這些本以為是日常推理的小謎題,在最後才知道原來都關係到這個I的悲劇。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默者圖書館 《 虛幻羊群的宴會 》 此乃分不清幻想與現實的虛幻之人的聖地 by 默者 2022-12-04 2022-12-04 這本書分成五個單篇,各自獨立,以一個名為「巴比倫之會」的社團貫穿,分別描寫了五個思想脫離常軌的角色,這些分不清幻想與現實的虛幻之人便是本書的主角,那種讓人摸不著頭緒又忍不住想弄清楚究竟想幹嘛的想法更是導致我隔天早上無法上班的兇手。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默者圖書館 《 七個會議 》即使只能在此世載浮載沉,但至少希望能夠問心無愧 by 默者 2022-11-17 2022-11-17 故事是以一個被人認為是懶惰蟲的萬年組長八角指控業績第一的課長坂戶職權騷擾為開端,沒想到卻居然接連揭開了整間公司隱藏許久的黑暗,無數人被牽涉其中的無奈與貪婪讓整個事件愈演愈烈,看起來根本不可能被扳倒的巨大企業居然因此面臨危機,最終的結果究竟是妥協抑或是毀滅?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默者圖書館 《 六個說謊的大學生 》 單憑面試真的能夠認識一個人嗎 by 默者 2022-10-16 2022-10-16 故事描述六個日本大學生在求職面試中一路過關斬將來到最後一個關卡時,一封告密信引爆了六個人之間的謊言與猜忌,在不斷尋找真兇的過程中漸漸挖掘出每個人隱藏起來的祕密,在讀者的心中種下一個永遠解不開的疑惑——一場「面試」真的能夠真正了解一個人嗎?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默者圖書館 《 古籍研究社系列 (冰菓) 》 沒必要的事不做,必要的事盡快做 by 默者 2022-09-29 2022-09-29 這個系列對我來說有著很特別的意義,讓我知道原來這世界上也存在著像這樣描寫著平淡日常的推理故事,而且那些動機不必是殺意或仇恨,可以只是我們隨處可見的起心動念,本以為應該會很無趣的日常瑣事,只要把故事說得好,同樣能夠變得非常有趣!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默者圖書館 《 小市民系列 》 狼與狐狸,為了平靜安穩的生活,今天也要努力當個小市民 by 默者 2022-06-30 2022-06-30 這是我在迷上米澤穗信這位推理作家之後就一直想著要找時間買來看的系列,恰好前一陣子新版出了,就一口氣全都買下來。主角是一對男女高中生,彼此利用、互相信任,努力想成為平凡小市民,但卻仍然不斷被捲入各種日常麻煩裡頭,是個將青春與解謎漂亮結合在一起的有趣故事。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默者圖書館 《 文身 》 虛實難辨,唯有為小說犧牲自我的小說家才能達到的境界 by 默者 2022-06-10 2022-06-10 以「日本最後的文士」的葬禮作為開端,被指定擔任喪主的女兒收到父親署名的手寫遺稿,用私小說的形式記錄著須賀庸一這位作家的一生,被譽為日本最後文士的他,其背後竟然隱藏著這樣的祕密,幾乎是將自己的一生全都奉獻給小說,開展出一段真假難分、讓人讀得頭皮發毛的故事。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默者圖書館 《 高度狂熱 》 爬山就是為了下山啊 by 默者 2022-04-14 2022-04-14 這是橫山秀夫在2003年出版的作品,主角是記者,故事圍繞著1985年發生的日航空難,而「山」則貫穿整個故事。雖然空難是發生在山區,然而在這本書中的「山」並不單單只是作為背景而存在,而是具有更加深刻的意義,讓兩個乍看之下完全不相關的題材漂亮地結合在一起。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默者圖書館 《 鄰居 (火の粉) 》 一個被禁錮於大人軀殼中的脆弱靈魂 by 默者 2022-02-14 2022-02-14 讀完以後最深刻的印象來自於對於反派角色的描寫,整部作品沒有以第一人稱的角度讓反派角色自述自己的想法,取而代之以各種不同的第三人稱角度來描寫他們眼中的「他」,這種與角色拉開距離的呈現方式漂亮地塑造出角色帶來的懸疑恐怖感……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默者圖書館 《 半自白 》 你是否為誰而活? by 默者 2022-01-11 2022-01-11 這次的故事比起《北光》,我覺得似乎更加接近《64》,再次回到警察、檢察官、法官、律師這幾種在日本推理刑事劇中非常常見的題材,不過,這本書不只一口氣囊括這些領域,還額外加上記者與監獄官,非常漂亮又諷刺地將整個司法體系的運作串成一條宛如生產線的流程,讓人看得心有戚戚焉。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