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町火箭 》,在看過日劇以後我就一直很想讀這部作品的原作小說,但由於臺灣一直沒有代理於是只能苦苦等待,當聽到它終於被代理進來時,立刻開心地訂回來,換句話說,這是一本在2019年時就讀過,最近又拿來重讀一次的小說。
故事講述的是曾經在太空科學開發機構研發火箭的研究員佃航平在一次重大失敗之後背起責任離開機構回家繼承家業的故事,即使經歷重大失敗他也仍未放棄昔日的夢想,一邊發展著繼承的事業,一邊投注莫大的心力研發火箭閥門技術,而這一切就開始於一場惡質企業對佃製作所的專利侵權控告,企業經營的責任與義務、無法放棄的夢想與堅持,承載著這一切的火箭,究竟是否能飛上天空?
~以下有雷,小心慎入~
作品相關
- 作品:下町火箭
- 下町ロケット
- 作者:池井戶潤
- 出版社:皇冠
- 出版日期:2019/08/26
- 語言:中文
《 下町火箭 》,我喜歡的三個地方
每個人,都有故事
佃提出的要求和父親一樣自以為是,沒有常識。
但財前同時發現了一件事。
佃作出了和自己完全相反的選擇,他繼承了父親的公司。
不得不說,池井戶潤對角色的描寫真的讓人印象深刻,不只是主角與反派,就連配角也往往擁有故事。為什麼會如此執著於利益,為何貪心,為何畏懼,為何走在這條路上,每個人都擁有驅使他之所以成為他的故事,他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個性,為什麼在這種時刻會做出這種決定,在看池井戶潤的作品時總會讓我覺得是角色推動故事的發展,那些意料之外的劇情轉折也由於角色們真實鮮明的表現而變得合乎情理,讓人覺得這是合理不過的發展。
佃作為主角的背景自然刻畫得特別仔細,不過在佃底下的一位員工迫田倒是讓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迫田出身鄉下卻努力考進一流大學,求職卻又遇到冰河期,一路跌跌撞撞最後只能選擇來到佃製作所這樣的小公司,用很短的篇幅便將他那種對自已感到驕傲卻又在某種程度上感到自卑的矛盾心理描寫得活靈活現,所以他在面對初來乍到的大公司客戶時就因為自卑心理而自覺矮人一截,然而卻又在遭受羞辱以後不甘心地振作起來反將對方一軍,角色與劇情完美地融為一體,真的很厲害。
不僅僅是被測試,也是測試對方
這次的測試不僅僅是帝國重工評估我們,也是我們透過測試評估帝國重工的機會。
雖然可能不是這本小說的重點,但有個地方真的讓我很有共鳴,那就是關於作為客戶的帝國重工來審查佃製作所作為供應商是否合格的橋段。
我曾經遇過很類似的狀況,那時候我是待在作為供應商的地方,而客戶則是日本一間非常有名的大公司。眾所周知,日本公司一向對品質要求非常非常嚴格,只要有問題,哪怕是那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都會要求要提出完整的報告,包含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發生、為什麼會發生、如何修正、如何驗證修正後的結果、要如何確保不會再發生……等等,而且這些報告都必須要寫得清楚明白,不容許含糊,只要他們有疑問就會一路問到底,真的不得不說日本的產品品管真的是頂尖水準,但對供應商來說是可怕的地獄。
不過,嚴格並不代表客戶永遠是對的,事實上也很常發生由於客戶不了解技術細節或是當地文化差異導致他們對時程與解決方案的誤判。其實我剛好在臺商與外商都遇過這種狀況,兩者對此的反應差異非常大。之前待的臺灣公司在面對客戶時會傾向站在矮客戶一等的角度來面對他們,因此無論客戶說得再不合理都會咬牙點頭,然後轉過頭以壓榨公司員工加班的方式去滿足客戶期待。然而待過的外商公司則認為彼此是對等的存在,客戶可以選擇不要買我們的東西,我們同樣也可以選擇不把東西賣給對方,只要客戶的要求不合理就會據理力爭。
在外商待過之後讓我學到很寶貴的一課,在這本書中也同樣有所著墨,不只是客戶來評估我們,這也是我們評估客戶的機會,我們彼此是站在對等的立場,並非矮對方一截。我認為這點也同樣適用於上司與下屬,不僅僅只是上司在考核我們,我們也同時在審視上司,所以不需要因為地位有別便產生不必要的自卑,不卑不亢地說出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就行了……(雖然說得很好聽,但如果我真的能做到的話,現在就不會還在當個社畜了……)
研發與獲利、夢想與現實
希望貴公司的技術,讓我們的火箭飛上天。
夢想與現實,探討這個主題的小說多到數不清,不過這部作品讓我覺得很巧妙的地方在於它對比到了研發與獲利這件事情上,究竟是要在技術研發上投注更多資金,抑或是在業務行銷上放更多資源,前者追的就是一個沒辦法直接看到獲利甚至還會無止盡燒錢的夢想,後者則是可以看見金錢進入口袋的現實。
由於我一直都是當所謂的Software RD,也就是軟體研發工程師,先姑且不論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研發什麼東西,但作為技術端的部門當然樂見公司投注更多資源在我們身上,讓我們能夠有更多餘裕可以去鑽研一些有趣的東西,把平常一些無聊瑣碎又毫無意義的例行工作丟到一旁。然而,對於在前線拼搏掙錢的單位而言,我們就是一群好高騖遠、不知米價只懂花錢的敗家子。這時候,我們總會說,那些國際知名的大公司每個都把收益的大部分都投注到研發上,唯有不斷研發創新才能夠在這個快速改變的世界裡站穩腳步,不至於被淘汰;而他們總是這麼回答,只會花錢卻連一毛錢都賺不到,所以你們研發出了什麼?
小說裡對於技術端與銷售端的描寫同樣也是我在職場上經常見到的場面,只能說讓我讀得心有戚戚焉。作品的最後,佃製作所堅持對技術的追求並在絕境中找到出路,逆風而飛成功射出火箭。一直以來的堅持與付出最終能夠得到回報,我自然也看得很感動,然而回顧這一路走來的過程,真的很難說裡頭沒有運氣的成分,到頭來,我還是覺得研發與獲利,或者說夢想與現實,根本是個無解的問題……
閱畢小感
日劇好看到我看了兩三次,小說則讀了兩次,幾年過去了,對故事內容仍然印象深刻,尤其是佃對於技術的堅持與追求讓他最終能夠以小蝦米之姿搏得大鯨魚的訂單,這段過程真的是讓同樣在做技術工作的我看得熱血沸騰。雖然是小說,但主角遇到的難題,我幾乎也都曾經在職場上遇過類似的狀況,這種令人鬱悶的真實性再結合大快人心的結局真的是讓人百讀不厭,大推。
本書特徵
- 商場鬥爭
- 對技術研發的熱情
- 企業經營
- 從老闆的角度來看所謂的職場
- 夢想與現實
如果對這本書有興趣的話,歡迎從下方連結來購買。本站將獲得部分消費金額作為傭金回報並維持本站營運的開銷,但這不影響您所購買任何商品的價格,本站也不會多收您任何一分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