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2年生的金智英 》,大概是在看完《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這本書以後,我突然對於女性這個主題產生了興趣,剛好在讀關於少女同志的一些心得時看到有人提到這部作品,便決定買回來讀看看。
故事主人翁的設計非常巧妙,名為金智英,出生於1982年,恰好是這時代最多人取的名字,而到了現在她們也正好處於家庭、職場與自我的人生轉捩點,以這樣一個彷彿隨處可見的平凡女性為視角,描寫出女性在這個社會中的每一個日子,乍看理所當然的平凡,原來是如此駭人的恐怖。
~以下有雷,小心慎入~
作品相關
- 作品:82年生的金智英
- 作者:趙南柱
-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 出版日期:2018/05/03
- 語言:中文
《 82年生的金智英 》,我喜歡的三個地方
為人子女、為人姊妹
「我是說真的,國小的時候妳外婆還說家裡五個小孩裡面我最會讀書,比妳大舅的成績還要好呢!」
「那為什麼沒當老師?」
「因為要賺錢供兩個哥哥去讀書啊,那時候每個家庭都這樣,當時的女生都是這樣過日子的。」
這本書可以說描寫了一名再平凡不過的女孩子在一生中所會遇到的各種困境與歧視,涵蓋範圍非常廣泛,從孩提時代到學生時代再到進入職場,在家中、在學校、在補習班、在公司,甚至是走在路上所會遇到的「日常」,「駭人」的日常。
可怕的地方在於隨處可見,每一名女性可能都曾經歷過這些,社會價值觀如同漫天巨網籠罩她們的一生,在這張巨網下,大多數人可能都已經學會習慣,只能選擇妥協與忍耐,繼續在這不友善的世界裡活下去,而這一切的不合理從出生之前就已經開始。
我想這不只是韓國,身處臺灣的我們也一定遇過——重男輕女。想生男孩、想抱金孫、從小就把比較好的東西分享給兒子、女兒則常常從小就開始幫忙做家事……有限的資源往往都是先被投注到男孩身上,彷彿從每個人誕生開始,社會就不停地在把這樣的價值觀灌進我們的腦子裡,強迫我們變成這個社會「應有」的面貌,使得這個社會一如既往地運轉,如果無法站在一個更宏觀的角度看明白這裡頭的錯誤,事情就不會有任何改變。
學生與職場
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著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自己懂得避免,否則問題是出在不懂得避免的人身上。
之後進入學校,事情並沒有變得更好。女孩子身上總是被套上某些固定的刻板印象,例如說溫柔細心擅長畫畫等等,預設就會去做女孩子應該做的工作,如果做出了不符合師長期望的行為就會被視為異類。就算乖乖地像個「女孩」般生活,事情也還不會結束,去補習班要擔心同學與老師的騷擾,去打工要害怕店長同事與客人的騷擾,走在路上要害怕跟蹤狂,連穿著都無法自由選擇,因為社會對於被害者的指責甚至比對加害者的更加殘酷暴虐。
然後是進入職場,隨著年紀增長,乍看能夠擁有更多選擇的自由,然而實際上卻只是被迫看清這個社會的不講道理。首先是錄取率,即使被評價為能力相當,男性的錄取率還是遠遠大過女性。即使拼命在面試戰爭中殺出血路進入公司,這世界的不合理也只是剛剛開始,薪資一開始就輸男性一截,在表現與升遷機會上同樣少於男性,之後甚至還得面對育兒是否能請育嬰假抑或是得被迫離開職場的選擇。
雖然這本書中沒有特別提到太多因為要生小孩而在職場中遇到的事情,但剛好這陣子在讀另外一本書《失物請洽圖書室》裡頭就講出了這樣的故事,拼命努力想要在工作上發揮自我的女性,即使在育嬰假期間仍不斷努力充實自我,確保自己能夠在回到工作崗位的第一時間就能進入狀況做出貢獻,然而當她回到公司時面對的卻是冷凍,那些心中的熱情與抱負全被無情地澆滅。
隨著時代改變,許多數據顯示這些狀況正一點一點地在改善,不過,在書裡提出了其中的吊詭之處——也許女性主管的變得比以前多、也許請完育嬰假還能回到工作崗位的比例增加了、也或許女性同工不同酬的狀況已經有所改善……然而這卻也意味著,女性主管的比例還是連一半都不到、請完育嬰假卻無法再回來的人還大有人在、明明做同樣的事情卻領不同的薪水這種詭異的事情打從一開始根本就不該存在。並不是改善,而是至今為止仍未改正。
金智英大學畢業那年,也就是2005年,在一個求職資訊網站上針對韓國百大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女性錄取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九點六;然而,光是這樣的數值在當時就已經表示女性的社會地位提升。同年,該網站又針對韓國五十大企業的人資部門主管進行了問卷調查,題目是「如果面試者的資質相同,請問會選擇男性面試者還是女性面試者?」結果選擇男性的回答占百分之四十四,選擇女性的回答則是零。
家庭與小孩
你不是說叫我不要老是只想著失去嗎?我現在很可能會因為生了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職場、同事、朋友等社會人脈,還有我的人生規劃、未來夢想等種種,所以才會一直只看見自己失去的東西,但是你呢?你會失去什麼?
有人說結婚是幸福的歸宿,然而實際狀況卻是,家庭往往只是另一個女性受苦的地方,尤其是在有了小孩以後。
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失去,生小孩對於女性的影響絕對遠大過男性,在考慮獲得之前就得先考慮會失去的東西,許多可能是自己一生追求的事物都得面臨是否放棄的殘酷抉擇。但其實她們卻可能不知道,就算是做好覺悟決定生下小孩,之後要面臨的事情還有更多。
我也好想用先生賺來的錢買咖啡喝、整天到處去閒晃……媽蟲還真好命……
社會似乎都覺得在家帶小孩的媽媽很閒,老公在努力上班賺錢的時候,她們可以白天睡覺逛街喝咖啡,然而無論是誰只要實際上帶著小孩過上一天就一定會知道那是個比當社畜還要慘烈的戰場,而且當社畜至少還能辭職,而當媽媽不只得負擔起孩子,同時還得頂著社會不友善的眼光,這世界上有比這還要更加讓人無力的事情嗎?
有,那就是連老公都幫不上忙。我想下面這句話應該是每個男性都很害怕聽到的話,不過,這也是作為男性無法否認的錯誤,我們必須好好弄清楚自己身上應該扛起的責任,用另一個責任(例如工作)來推卸責任絕對不是一件正確旳事情,既然當了社畜這麼多年應該早就要明白,如果我們身上有兩個責任,老闆就絕不可能容許我們用其中一個責任來當作未能善盡另一個責任的藉口,既然職場是這樣,人生當然也是。
可以不要再說「幫」我了嗎?幫我做家事、幫我帶小孩、幫我找工作,這難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嗎?
閱畢小感
一開始,我覺得這是一本女性可能會更有共鳴的作品,但讀完以後,我開始覺得這是一本男性反而更應該讀的書。裡頭寫到實在太多我們習以為常的錯誤,甚至可以說是壓榨與霸凌,而最可怕的是我們對此渾然未覺……
不得不說,這本書看得我很痛,有許多是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也注意到過的現象,也有許多是我根本未曾注意到的事情,然而真正讓我感覺到像被人拿刀猛刺的感覺是來自於那些我過去早已知道卻從未深思過裡頭究竟對多少人造成傷害的這件事情。
我想這個時代應該漸漸在往好的方向改變,許多以前讓人看得很不忍心的差別對待,現在相對變少了一些。但作為男性,我想我應該無法真的完全體會女性在這個社會中所遭遇的歧視與壓迫,說不定認為事情有所改善也只是錯覺,但是,我希望這一切能夠至少從自己開始改變,然後是未來我的孩子,希望我的孩子將來能夠生活在一個真正自由平等的社會。
這部作品在我心中……
- 女性應該會從作品中找到共鳴,但我覺得男性也應該要找來一讀,了解在這個時代裡那些我們所無法設身處地理解的女性困境,想要改變,勢必得要大家一起去做。
如果對這本書有興趣的話,歡迎從下方連結來購買。本站將獲得部分消費金額作為傭金回報並維持本站營運的開銷,但這不影響您所購買任何商品的價格,本站也不會多收您任何一分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