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閱讀一本書 》,讀到這本書,真的是有點相見恨晚。我喜歡讀書,但原來我一直不懂怎麼讀一本書,在學校教育中學會了基礎閱讀以後,自己憑藉著興趣而一路讀到今天,對於第二階段的檢視閱讀也算是勉強能做得到,但第三階段的分析閱讀就真的是還需要多加磨練,至於第四階段的主題閱讀這種層次的閱讀,我大概只有在研究所做研究時才有做過(汗顏)。 不過這也讓我發現原來求學超過十五年的時間,居然一直到研究所的階段才勉強觸及第四階段的主題閱讀,閱讀這件事情真的沒有原本以為的這麼簡單。
這是一本對於喜歡閱讀的人都值得一讀的書,甚至興趣是寫作的人,更是能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一個讀者究竟期待從書中得到什麼,對於寫作肯定有很大的幫助!
作品資訊
- 作品:如何閱讀一本書 (How to Read a Book)
- 作者:莫提默‧艾德勒、查理‧范多倫
- 出版社:臺灣商務
- 出版日期:2016/12
《 如何閱讀一本書 》,我喜歡的三個地方
如何閱讀一本書將閱讀分成四種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每個主題的內容都非常紮實,很難用這麼短的篇幅便呈現出它的精髓,所以這裡只是把我讀完以後印象最深刻的幾個項目挑出來,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是目前的我最希望自己擁有的能力。
公正地評斷一本書
這個是在分析閱讀中所強調的其中一個重點,我們不能只是把一本書讀完就算了,還必須要能夠做出評論,否則不算是花心力去理解這本書。
必須能評論,提出批評,才算真正完成了這件事。
過去的我(其實現在也是)一直都不太喜歡批評書本,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每一本書的誕生都需要非常長的時間與毅力,再加上這行業幾乎賺不了什麼錢,大多數的作者都是憑藉著熱血與愛在寫書,所以比起批評書本,我更傾向認為只是這本書跟自己的喜好不一樣或是我的程度太低沒能讀懂這本書的精髓。
當然,說出「我不懂」也是很重要的評斷,但這只能在你盡過最大努力之後,因為書而不是你自己的理由才能說出這樣的話。
但是,在這本書中指出,「我不懂」這句話很重要,所以絕對不是能夠輕率說出口的話。所以,我希望自己可以試著更接近書本一點,為此,我開始在默者圖書館中把讀過的書一點一點地記錄下來,每一篇寫的可能不是很多,但我希望能至少寫出我喜歡這本書的什麼地方,而若如果有我不喜歡或覺得可以改善的地方也同樣希望可以有條理地整理出來,慢慢地練習,往分析閱讀的境界邁進!
當你不同意作者的觀點時,要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要無理地辯駁或爭論。
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我們不能夠只因為不同意作者的觀點就隨意抨擊,而是必須真正地讀懂這本書所講的東西,在做任何評斷之前都必須找出理論的基礎,不能夠只因為反對而反對,必須理性而確實地說出在什麼地方我們不同意,不同意的根據是什麼,必須要有合乎邏輯的推論,完整而紮實的分析,這樣的反對才具有意義!老實說,我覺得做到這種地步,作為一個反對者可能比這世界上的任何人都了解這本書了。
如何閱讀想像文學
論說性作品要傳達的是知識;想像的文學是在闡述一個經驗本身。
在這本書中同樣也介紹了面對各種不同的文類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閱讀,而我對想像文學這部分特別有感觸,因為我喜歡的小說大致都屬於這個類別。
論說性作品與想像文學很不一樣,前者講述的是知識,而後者則是藉由分享一個經驗來帶給讀者一種不同的體驗。所以在讀論說性作品時,我們可能需要經常對內容保持懷疑的態度;然而在閱讀想像文學卻是相反的,我們必須先打開心靈接納它,不要抗拒想像文學帶來的影響力,讓故事貫穿我們,做任何它想做的事情。
一篇故事的大意總是在情節之中。
亞里斯多德說情節是一個故事的靈魂,要把一個故事讀好,你就要能把手指放在作者的脈搏上,感覺到每一次的心跳。我覺得這個部分對作為讀者的我以及作為小說家的我都同樣大有幫助,對作為讀者的我來說,我必須要更仔細地品味故事的情節,如此才能掌握住這個故事究竟想帶給我什麼。而對作為小說家的我來說,我必須要更細心注意情節的發展是否能夠呈現我心中想要講述的主題。
在你衷心感激作者試著為你創造的經驗之前,不要批評一本想像的作品。
主題閱讀
這是最高層次的閱讀,到了這個階段,可能對某些特定議題的書都已經涉獵過不少,而且每本書都以不同的角度切入,講述了不一樣的論點,而這時候,我們的心中可能開始有能力對這個議題提出自己的整理與想法。
我認為閱讀到了這個層次其實是很開心的,以我在研究所做研究時的經驗來分享的話,在大量閱讀並分析同樣主題的論文以後,我感覺自己對於這個領域各種論述與想法都多少有些概念,它們在我心中形成了一個有組織性的知識,我可以輕易地以年表分類,也可以用想法的類型來區分,當然也曉得這個議題存在著許多至今沒有解答的區域,每當有人對這些區域發起挑戰就會讓我覺得很興奮,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能夠從中得到收穫,成為自己挑戰這個領域(寫畢業論文)的基礎。
我是到研究所之後才感受到做研究學習其實是蠻開心的一件事情,而直到讀了這本書以後才明白,原來那就是閱讀的最高境界--主題閱讀的體現。我希望自己也能同樣在小說的領域有同樣的體驗,例如說講到跑步,我可能讀過《陸王》、《強風吹拂》、《轉瞬為風》、《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等等,也許等到我把心得都整理完以後,還可以另外以跑步為主題介紹這幾本書有什麼差異,想像起來就覺得是件很有意思的挑戰!
閱畢小感
我覺得這本書需要仔細品味,有許多地方讀一次與讀兩次所得到的體會與想法會有所不同,是一本需要再三閱讀的書,難怪會成為關於閱讀的經典作品。對我而言,我喜歡小說,但似乎一直停留在超過檢視閱讀,未滿分析閱讀的地方不動,在讀完這本書以後,我希望自己可以更加接近分析閱讀,並且總有一天,我希望能夠在許多議題上達到能夠做主題閱讀分享的境界!
如果對這本書有興趣的話,歡迎從下方連結來購買。本站將獲得部分消費金額作為傭金回報並維持本站營運的開銷,但這不影響您所購買任何商品的價格,本站也不會多收您任何一分一毛。
其他閱讀
其他閱讀:2021年 閱讀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