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到禍國殃民的名女人 》,原文De mulieribus claris,直譯為名媛,比較起來,這個版本的標題感覺好像下得聳動了些。我必須慚愧地承認,看到這標題時真的以為是一本工具書,心想可能可以在創作中參考裡頭的角色,然而讀了以後發覺這完全不是這樣的書,或者說,不「只」是這樣的一本書。
本以為是工具書,結果讀了才發現原來它是西方文學中的第一部女子傳記文學,裡頭講述了許多歷史名媛的故事,就連莎士比亞都曾取材於這本書,例如聞名於世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就受此書影響,所以確實能夠從中得到不少角色與故事的靈感,但創作於文藝復興時期的這本書所帶來的遠遠不只有如此。
~以下有雷,小心慎入~
作品相關
- 作品:美到禍國殃民的名女人:從「女神」到「女人」,78個紅顏禍水的故事
- De mulieribus claris
- 作者:喬凡尼·薄伽丘
- Giovanni Boccaccio
- 出版社:華滋出版
- 出版日期:2018/05/19
《 美到禍國殃民的名女人 》,我喜歡的三個地方
形象鮮明的女性們
您會發現,要恰如其分地敍述事實,我有時不得不將不潔事實與潔淨事實混在一起。切勿跳過這些不潔的事實,切勿因羞怯而規避它們,在您的閱讀中保留它們吧。您若走進一個花園,自然會將玉手伸向鮮花,而不去碰荊棘。
從神話時代的夏娃開始,一直寫到作者所在的時代,描寫的女性涵蓋了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女子、神的後代或半神、女性君主、公主與王后、品德出眾的女子以及才學卓越有偉大貢獻的女子,可以說書裡出場的女性,全都非常有特色,這裡不論好壞,因為這往往取決於不同時代的不同的價值觀,但至少她們全都讓人印象深刻。
名女人這個詞指的是有名而非偉大,所以無論名聲遠播的理由為何,都有可能被記載進這本書裡。作者的用意似乎是想要藉由歌頌美好的事蹟來激勵高尚者追求榮譽,藉由譴責罪惡在一定程度上約束惡人的為非作歹,也許這本書的價值觀在現代看來可能有些陳腐,但如果是在那樣的年代,擁有這樣的想法也許已經非常值得欽佩。
不過,對我而言,撇開勸善懲惡的目的,這本書收納了各色女子的各種奇葩事蹟,真的讓我開了眼界,也許有很多人認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但這本書中記錄的古人無論是在心機與狠毒等惡德方面的事蹟似乎也同樣可怕得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特洛伊戰爭的前因後果、為了掌權而屠盡包含親生兒子在內的所有家族、為了預言而讓女兒們在新婚夜殺光她們各自的丈夫……當然,這本書在對於品德與信念等美德的方面描寫得更多,但無論但無論是惡德或美德都好,這些名女子的事蹟給了我不少創作角色的靈感。
神話與歷史的界線
歷史與神話的界線其實一直都讓我感到非常好奇,那些可能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究竟為何會成為神話?
以中華文化來說,三皇五帝時代乃至於夏商周時代,有人說夏朝是神話時代的界線,有人認為三皇五帝才是神話時代,但無論如何,大致的共識便差不多是在三皇五帝與夏朝這個時間點。以日本文化來說,古事記與日本書紀是關鍵,日本天皇藉由這兩本書奠定了神話乃至於天皇的正統傳承,如果姑且不論這兩本書是否基於政治目的而誕生,但至少從這兩本書便能夠直接了解整個神話與歷史的脈絡。
至於西方文化,我始終不太明白神話與歷史的界線究竟在哪裡。耳熟能詳的希臘神話、北歐神話、埃及神話,背得很辛苦的西洋史,我一直不曉得究竟在什麼時間點之後是歷史,什麼時間點之後是神話。而這一點意外地在這本書中得到了一些線索,西洋的神話與歷史似乎並沒有一個很清楚的分隔點,而是混合在一起的,神話中的人有不少都是真實存在的人因為某些事蹟(甚至是誤會),因而被當時的人們當作是神並創造出相對應的神話流傳。
雖然這樣的故事在東方神話中也很常見,但東方神話中成為神的人通常都有著值得令人尊敬的高尚品格,而且在相關的神話中幾乎不太會有負面的故事,但西方神話中的神比起神,感覺更像是人,有情欲、會犯錯,有著高尚珍貴的一面,但同時也有著陰險穢暗的部分。這本書在描述西洋神話人物時,作者並不會直接把她們視作女神,而是會根據蒐集的資料下去推測,她有可能是什麼地方的人,做了什麼事情因而受到當地人民的推崇,進而神格化並賦予神話,將她們編入神話的體系裡,這一點讀起來相當有意思。
這位喜歡玩耍的少女隨著父親的羊群下山,來到腓尼基海岸後,立即被捉住,放在一條船上,船旗上畫著一頭白色公牛,帶到了克里特島。~歷史版本~
墨丘利將腓尼基人的羊群趕到了海邊,而朱庇特則變成一頭公牛,馱著少女,渡海遊到了克里特島。~神話版本~
文藝復興時期的價值觀
凡男子以其天賦力量做出壯舉,便理應得到讚揚;我們若贊成這一點,若考慮到幾乎所有女性都被賦予了柔弱的身體及遲緩的頭腦,那麼,當她們具備了男子的精神,表現出傑出的智慧與勇敢,並敢於做出對男子來說亦極為困難的壯舉時,當有多少女子值得讚頌呢?
節錄自此書緒言的一小段文字應該足以讓人明白我在我讀這本書最感到辛苦的地方——文藝復興時期看待女性的價值觀跟現代實在是差太多了,一邊看一邊還得處理這些文字在心裡頭造成的強烈違和感,老實說這比記這本書中的人名還要更令人頭痛。
不過,畢竟作者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這些文字是一份很好理解的材料,讓我們明白究竟當代的婦女觀是什麼模樣,也許放在現代來說顯得太過陳腐過時,但在當代的社會氛圍下,作者在這本書中對於許多女性的讚美帶來了一番不一樣的視野,而且這部作品同時也是西方文學中的第一部女子傳記文學,換個角度想,作者與這部作品或許應該說是一部見證價值觀持續改變的經典之作?
無論如何,雖然價值觀差異真的很大,但它記錄的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了解當時的想法這件事正如同作者藉由歷史資料了解更古老的人們的思想一樣,我想這也是歷史的樂趣所在,我們都在同一條時光的河流中泅泳,了解歷史就像在了解我們究竟是如何走到這個地方,也許還能讓我們明白接下來該走向何方。
閱畢小感
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這部是西洋的第一部女子傳記文學。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本書中所記錄的女性大多都有其根據,可以了解不少關於古希臘羅馬埃及等地的歷史,同時也可以從敍事的立場看出文藝復興時期的價值觀。從取材的角度,我覺得這本書根本是寶庫,裡頭發生的那些詭異陰險的事情大多都於史有據,可以豐富角色的設定與創作。
不過由於書裡牽涉到的都是西方地理與歷史,這對身處東方的我們可能不見得那麼熟悉,我在讀的時候除了記人名很頭痛以外,地理地名也讓我動不動就得打開世界地圖確認它究竟發生在什麼地方,所以對不熟悉西洋史與西洋地理的人來說,這本書可能會稍微需要多費一點力氣查資料。
如果對這本書有興趣的話,歡迎從下方連結來購買。本站將獲得部分消費金額作為傭金回報並維持本站營運的開銷,但這不影響您所購買任何商品的價格,本站也不會多收您任何一分一毛。